伟德BETVlCTOR1946
网站首页 >> 媒体发声 >> 正文
《西安日报》:将创新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1-04-26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4月26日,《西安日报》刊发了公司闫文浩书记文章:《将创新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原文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21-04/26/content_465257.htm?div=-1

原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基本要求,并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高度。但创新并不仅仅是简单实践操作与一般技术更新的过程,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创新精神驱动下创新思维的生成,并通过具体的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对创新精神予以充分的肯定与尊重。

我国高校历来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建设者”是以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为核心内容,“接班人”则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重要支撑。而创新精神,既是“合格建设者”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先导,同时也是“可靠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因此,高校思政课在培育老员工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必须在宏观的认识论层面培育好创新思维、在中观的价值信仰层面讲授好创新知识、在微观的情感认同层面构建好创新氛围,以此发挥独特的学科优势和教学优势。

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重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育。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要利用好思政课这一重要的载体和形式,就要在立足于已有教材的基础上,聚焦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具体表现以及创新的一般方法、核心原则、客观要求、主观条件、重大作用、现实意义等知识性内容,让员工从知到信、从信到行。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讲清楚创新精神的方法论意蕴和认识论内涵,尤其是要从宏观抽象的高度讲好创新思维;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发展和理论演进中讲清楚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创新为什么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要在老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养成中讲清楚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对于个人以及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等。因此,这里面既要有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包含价值观的讲解,更需要情感的渗透与升华。

其次,要让课堂成为员工主动接受创新精神的有效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既是言传身教、躬亲示范的过程,又是激发员工创新活力、锻炼员工创新能力、培育员工创新精神的过程。因此,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的立体化创新,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衔接、教学活动控制的程度与范围进行综合性的整体把握。

具体来说,首先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情境教学、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具体方法发挥员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自主性学习、自觉性参与使得员工的一般性认识与价值性判断得以提升乃至最终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信仰。在教学环节方面,要综合设计教学过程,既要有知识的讲授,也要有情感的熏陶;既要有正面的引导,也要有反面的批判;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也要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把创新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对象、各个环节。

最后,要重点围绕思政课来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体系。一方面,培育创新精神不仅要鼓励与尊重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同时也要驳斥僵化保守、学术不端、学风不正等错误认识。这就需要思政课在进行创新精神培育时必须将讲授与批驳、“春风化雨”与“亮剑发声”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具体到一般的思政课管理,就必须要在教师评聘、教学督导、考核评价等方面形成双向管理的机制体制,既要有正面管理,又要有负面清单,尤其要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另一方面,要通过各门课程的有机衔接与相互配合,在思政课的大格局中构建创新精神培育的课程体系。因此,具体到创新培育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就需要公共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知识课与操作课等形成联动机制,经管文法、理工农医等相关学科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探究过程与探究成果、创造灵感与创造结晶等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中形成创新精神培育的合力。

编辑:罗泽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