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BETVlCTOR1946
网站首页 >> 媒体发声 >> 正文
《陕西社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建构与意识铸造
发布时间:2022-09-02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9月1日,《陕西社科》刊发公司阎树群教授、杏贝男博士研究生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建构与意识铸造》,文章也上线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平台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8289081937102638779&item_id=18289081937102638779&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19492

原文如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文简称《决议》)指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纲领性论述既是党成立百年来民族工作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遵循;既实事求是地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所必须坚持的着眼点与着力点,又集中而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治理问题上的思想智慧。从学理角度和社会观念史视域系统梳理“中华民族”这一术语的形成与演进历程,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义,对于深刻揭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命题的理论贡献,全面阐发“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共同体意涵,努力做到在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中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突出现实意义。

一、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建构

“中华民族”是“近代国人民族自觉的新概念与新符号”。正是经由资本全球扩张而导致的帝国主义侵略所激发的“亡国亡种”之忧患意识,才迫使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志士,寻求去创立并倡导一种能融国内各民族于一体的“大民族”意义上的“中国民族”观念,即“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与此同时,梁先生还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术语,强调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多民族的混合体,“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此后,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等论调的辩议,也助推着“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普及与强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华民族”观

在“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和普及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也形成了独特而明晰的理解。如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极力倡导一种“新中华民族主义”的民族自觉,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高扬“中华民族”的旗帜说。党的二大宣言强调要“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使用尤为警惕“大汉族主义”观念。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文章中,就较多使用了作为多民族之历史文化与政治共同体涵义上的“中华民族”观念。尤其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一节,可谓是党对于“中华民族”的代表性论述之一,即从共有的地理空间、多民族的人口构成、共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共有的革命传统和历史遗产等角度,既强调“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又强调“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民族”。《新民主主义论》则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华民族的经济”“中华民族的文化”等说法,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要言之,党自成立以来,在理解何为“中华民族”时,就始终将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交流作为主干,并主张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长久的历史与文化,共同反抗着一切来自外来民族的压迫。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实践与“中华民族”观念的巩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将“民族问题”看作“阶级问题”的延伸,明确反对大民族主义而主张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交流,保护民族化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注重对各民族历史的研究,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其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最大创举。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一文则从理论层面总结和分析了如何正确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即主要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强调“人口众多”的汉族与“地大物博”的少数民族,都对祖国的形成和统一作出了历史贡献,党也要帮助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与文化建设,巩固民族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党全力推动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共同繁荣。党在这一时期对民族政策与理论的接续探索,集中表现为若干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其中,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全面进步,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两大任务,一是通过社会制度变革让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两个共同”(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原则,强调各民族间要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命题的提出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守正创新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从理论演化的观念史维度说,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明确化、专题化、纲领化的思想创新过程,逐步成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条“主线”。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与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向而行的理论创新。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条“主线”。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报告和党章。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党的民族工作之“纲”。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观念发轫于近代国人因应西方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而进行的话语建构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拓展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观念的理论意涵,并探索出了一条在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主线”和“纲领”。从社会观念史的视域来说,这一由“中华民族”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念跃迁过程,正是对党的民族工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创新性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与客观反映。

二、“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共同体意涵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还运用辩证法、系统论等哲学思维,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形象论断,通俗、深刻、传神、精准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质。

(一)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命题的新诠释

其一是对“一体”和“多元”辩证关系的精准阐释。“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包含着中国各民族,并且由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既不能抽象地去谈论中华民族,而看不到各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也不能只具体地去谈论各民族,而割裂掉它们之间的一体性联系,并以此来否定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

其二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阐明中华民族如何形成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中国史由各民族所共同创造,中国由各民族所共同缔造的历史哲学观点。“四个共同”则是对此的进一步阐发,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可看作是从共同地域与共同历史文化心理角度,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作出的理论阐释。

其三是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文化基因的挖掘。这主要指的是“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以及“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既归纳和总结了中国文明史上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促共融的历史事实,也扭住了中国各民族追求国家团结统一(或者说追求“大一统”的历史发展主线)的民族文化心理。

其四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象诠释。这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等表述中。通过以家庭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为喻,就可以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中华民族与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多元一体关系。正如一个家庭是由多个相互独立却又彼此相亲相爱的家庭成员所组成一样,“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之间也是“大家庭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二)对共同体理论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更广和更新的意义上使用了“共同体”这一概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的意涵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从一致性说,它们都强调共同体是一个由有机联系和彼此依存着的部分或成员组成的和谐统一体。从差异性说,前二者分别强调自然性和历史性,后者重在强调中国各民族之间所具有的和谐一体性,而这种和谐一体性又是由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地理空间中共生共融,进行共同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价值创造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指谓的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休戚相关的共同体,故而其兼具历史性和准自然性。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与行动自觉

作为一个兼具历史性与准自然性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有机组成的自在统一体。而近现代以来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建构,则可视作对这一自在共同体的某种思想与行动自觉。这一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又可以具体表现为各民族和各族人民涌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党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历程的情感、价值、理性与行动认同。

(一)“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向

从学理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向就在于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即“五个认同”)。一方面,“五个认同”可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并从民族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等不同维度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存在形态。另一方面,“五个认同”还清晰刻画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应当坚持的思维底线,并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实现方式,对于在各民族和各族人民中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说,就具有重要的规范性导向作用。

(二)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当代维度

其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应是具体而非抽象的。认同伟大祖国不只是认同各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还必须要落实到对新中国国体与政体的认同和拥护。各族人民要形成明确的国家意识与公民意识,依法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更要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自觉抵制分裂主义言行,等等。

其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应体现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与实践认同。如在承认自身所属的各民族身份的同时,自觉认同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不能去“顾小家而忘大家,顾小族而忘大族”。又如,要在维护自身民族化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同时,维护中华民族的一体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尤其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言行。

其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需要具体落实为当代中国文化现有的基本结构与形态、当代中国精神的认同,即对“文化自信”战略所明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三)认同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心与关键。认同中国共产党,首先表现为对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领导地位的政治认同,尤其是对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坚定政治认同。其次,体现为对党的理论、历史、方针、政策的主动学习与自觉践行的思想认同。再次,体现为积极靠近和加入党组织的组织认同,让党组织成为吸纳和凝聚各民族优秀分子的“主心骨”。最后,体现为对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感认同,让讲好党在各个时期的民族工作故事成为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情感凝聚力。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选择和坚持的正确发展道路,认同党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回答。同时,必须认识到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一体关系,牢牢把握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一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