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重大论断,把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五个高度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在逻辑上高度统一起来、联系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为“五个高度认同”指明了正确的目标方向,“五个高度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认同的功能上看,“五个高度认同”是整体性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支撑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利益立足点、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情绪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认识。
没有思想的行动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是不可想象的。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米塞斯认为:人所做的一切是支配其头脑的理论、学说、信条和心态之结果。科学、正确的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反之,非科学的、错误的意识不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更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可能指导人们进行错误的实践活动。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信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梯次发展的过程。任何人思想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包含知、情、意、信四个心理要素,缺乏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是不完整的。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知、情、意、信诸要素从知到行、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科学、积极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认同”原系心理学意义概念,一是认为与自己有相同之处所感觉到的亲切感,认为彼此是同类,具有亲近感或归属感的心理体验,如国家、政治、民族、乡亲认同;二是一种承认、认可、赞同,比如对某个人、某个理论、某种文化、某个方法等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认同不仅停留在心理活动层面,而且会深刻长远影响人们的实践行为。作为心理活动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外部事物与自身对比分析的“认识”“接纳”以及“内化”为自身心理结构过程的一种行为特征。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指个体或群体与对象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表现为个体对外部事物的一种主动或被动的态度,来指导、引领、践行个体的行为。“认同”属于一种积极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和行动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
“认同”与“意识”同属社会意识、精神现象。“认同”对形成和固化科学、正确的“意识”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高度认同”更是如此。
只有更加坚定“五个高度认同”,才能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不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才能不扩大、不炒作原有差异性,不增加新的差异性。
只有更加坚定“五个高度认同”,才能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克服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引导各民族群众始终把中华民族共同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使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只有更加坚定“五个高度认同”,才能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是主干,具有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可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所共同认同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所共同奉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信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组成中华文化的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只有更加坚定“五个高度认同”,才能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的措施和成就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固化是一项主观能动、有意识的、有深度、有难度的思想活动,也必须经过知、情、意、信即学习认知、情感倾向、意志固化、坚信不疑的过程和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五个高度认同”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和固化的思想基础。
从内容上看,“五个高度认同”是对中华民族存在形态的全面反映和本质体现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民族存在,而是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由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共同缔造伟大国家、共同探索复兴道路、共同进行伟大斗争、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历史性、现实性、复合性、整体性存在。“五个高度认同”将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了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属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属性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联动共振的具有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的“认同”体系。
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之基;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增进民族大团结之根;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是锻造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是确保实现中国梦之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五个高度认同”本质上是认同教育或共识教育,核心和关键在于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统一于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最终目标是凝聚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把“五个高度认同”融入新时代民族工作全过程,有利于整体性构筑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基因的“认同·自信”体系,可以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奠定更加坚实的共同思想基础,促使“五个高度认同”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从主题上看,“五个高度认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的正确选择
“五个认同”是由“四个认同”升华发展而来。“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始于2004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至此,“四个认同”正式升华发展为“五个认同”。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基层民族团结先进人物、民族地区考察、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西藏工作座谈会、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五个认同”,并把“五个高度认同”作为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十二个方面之一,是对“五个认同”价值意蕴的最新表达。
“五个认同”与原“四个认同”相比,第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第二个重大变化就是在内容上把原来“四个认同”中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变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少了“道路”二字。这两个重大变化,既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新的认识,也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认识更加全面,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再停留在道路层面,而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统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归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之一,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存在形态的高度统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道路引领和根本遵循。
“五个高度认同”有利于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团结凝聚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五个高度认同”有利于有力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五个高度认同”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五个高度认同”有利于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坚决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从更广泛更深刻更长远的视角看,“五个高度认同”不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前提,也是贯穿“十二个坚持”的一条红线,对学习、理解、践行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